編者的話
2014-04-07 16:55
現今修行者,太過於注重外在表現,而忽略心靈的培養,故難以修入根;要知道表面上的修行,外表好像進步了,其實心性與智慧是每況愈下,甚至偏離了正道。
修行教人要捨棄名利之心,反而自己又起了名利之心,教人要遠離塵緣物慾,自己反而看不開、放不下;如此的修為,不能正己又如何化人呢?不能以身作則,如何渡化眾生呢?
雖然學道過程會有高有低,但最忌的是,因一時情緒起伏,頓失目標,而流入塵世之中「猶如恆河的流沙一般,流失在蒼茫之中。」
幾十年來的修行,為何心性沒有提昇?智慧也未成長?甚至言行舉止與一般世人無異?就是我們平常道理聽太多,沒有融入生活當中,聽道理而不去悟道理,進而行道理。如此反而障住了我們修行,還自以為在修心性法門。
「修行切忌,聽了幾年的佛法、看了幾十本的經書,就以為大徹大悟。」而事實上一位聖賢仙佛,他大徹大悟的過程以及如何真修實煉,經典那有記載!只記載徹悟當下而已;所以沒有經過環境歷練以及人事磨練,好比溫室花朵,那能成長呢?
聖人云:「潛伏深潭,不爭一時,待機而躍,化龍登天。」
◎ 放棄修行的堅持,就像一般普通的魚,只有隨波逐流,失去了鯉躍化龍的愿力。
◎ 平時連一個大水溝都跨不過去,臨終時生死大海跨得過去嗎?
◎ 懂得修行者能堅持到最後五分鐘,不改其心、不變其志、一心向道,才是最後成功者。
◎ 一路走來,我們修行忍辱負重、排除萬難,為的是這場末後昇降大考,是向下沈淪或化龍登天?端看我們修行是否堅持到底。
歲次丁亥
修緣古月 謹誌